• 学生
  • 经管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暨双创建设
  • 会议
  • 滚动图片
作者: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:2010-08-01

四川美术学院“跨域融合”建设艺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

四川美术学院“跨域融合”建设艺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

教育部简报〔2010〕第133期

四川美术学院坚持开放办学的理念,强调在与社会的互动中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。学校提出了跨域融合的实验教学理念,以高度共享的原则搭建实验教学平台,强化艺术教育特色,创新实验教学体系,通过校内、校际、校企的合作,在艺术与科技的融合、校际优势资源的融合、知识与现实的融合中实现了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。

融合校内外资源,打造特色鲜明的艺术实验教学平台。学校投入3000余万元,筹建了艺术实验教学中心,总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,包括1个材料超市、18个实验室、45个车间及工作室、1个陈列区、2个多功能教室。把课堂搬到实验室,实现由课堂传授式教学为主转向实验启发式教学为主,从简单的基础实验教学提升到专业实验、创新性实验教学为主。该中心还与10余所学校共享艺术实验教学设备资源、学科资源和师资力量,广泛开展校际教学互动和学术交流。2008年,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。同时,学校与多家国内知名企业合作,融合校外资源,提升艺术实验实践教学水平。一是将社会相关学术机构和企业的研发项目引入教学,按照课程大纲要求,将项目内容分解到相应的课程教学环节,不同年级和课程阶段的学生承担与自己知识能力相匹配的项目任务。将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与能力训练统一于项目研发任务之中,实现课程项目化,丰富教学内容。二是将社会生产流程引入课程,将实践教学内容分解到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,将不同年级学生安排到相应的实践环节,使实验教学进入一个完整的实际操作系统,实现实验实践的实战化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。

打破学科壁垒,构建富于弹性的艺术实验教学体系。学校研发出设计、绘画、工艺、雕塑和影视动画五大功能教学模块,构筑了以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启发艺术心智为核心,以综合性、创新性实验为主导、跨越学科领域的艺术实验教学体系,逐步形成艺术领域多专业交叉发展的教学格局。每个功能模块由多个专业和基础实验室组成,承担不同类型的实验教学课程,在教学功能上相对独立。一个模块可面向多个专业,而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可进入多个模块开展。根据5个实验教学模块,实验教学分为三个层次。每个层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难易要求,同时又包含对不同课程项目的内容要求。在校学生通过三个层次的实践学习,避免了实践训练止于简单的职业训练的现象,使得课程教学兼具多重功能,缩短了人才培养的周期,实现了创新意识、能力、素质同步培养的目的。三个层次分别是基础类实验教学层次,围绕一、二年级阶段教学开展,使学生具备基本的专业素养和初步创作能力。综合类实验教学层次,围绕二、三年级阶段教学开展,使学生具备自主创作的实践能力和实现不同创新目标的技能。创新类实验教学层次,围绕三、四年级阶段教学开展,使学生熟练运用实验设备、工具、材料、技能进行形式多样的创作,具有自主创新意识和实现创新的能力。

打破时空局限,实现艺术实验教学中心开放运行。该中心实行全校统一规划、集约管理的开放运行模式,有效地实现了各实验室24小时开放,各实验空间共享开放,跨学科实验内容的全面开放。一是实验室空间的开放。实验项目在空闲期间对全校学生均实行全开放政策。每个实验室安装校园一卡通教勤系统。学生持一卡通打卡后,可在实验室自由选择工具、实验项目进行实验、创作。二是实验室时间的开放。实验室全天为学生提供进入实验室实验和创作的条件。在实验课程正常教学时间内,学生持一卡通可随时进入实验室进行创作;在实验课程正常教学时间之外,学生可预约使用实验室。三是实验内容的开放。实验中心教学大纲中面向学校绘画、雕塑、艺术设计、工业设计、建筑、影视、动画等8个专业,建立了5大实验教学模块,各个专业的教学实验项目向全院学生开放。学生可根据自身学习情况自主选择,供教师根据具体教学情况灵活调整。在实验课程之外,学生可依据自己的实验方案自主选择实验项目进行独立实验。四是实验室面向校外的开放。学校利用美术专业特有的美育功能,开展实体办学资源和艺术实验教学中心面向兄弟院校、社会团体全开放服务。同时,为社会团体提供师资培训,为重庆各中小学开设素质教育课程,对推动全民审美素质的提高发挥积极作用,受到普遍好评。

(责任编辑 傅佩佩)